研磨作業安全須知:深入了解您所面臨的潛在風險

在現代工業中,從金屬加工、汽車製造、木工到其他各類加工應用,研磨產品(Abrasives)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。然而,即使近年來相關工具與產品在安全性上已有顯著提升,研磨作業依然伴隨著潛在的危險。第一線的工作夥伴必須接受完整的訓練,了解其中的風險,並確實配備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 (PPE) 及其他防護措施。
建立一套完善的風險評估機制,是保障研磨作業人員安全的第一步。在充分鑑別並記錄所有風險後,我們的目標便是思考如何有效降低,甚至在可能的情況下完全消除這些危害。
傑群很榮幸能為您解析幾項最常見的研磨作業危害,並提供實用的風險管理策略。
研磨作業的四大潛在危害
1. 空氣中的懸浮微粒 (Airborne Particulates)
研磨作業,特別是切割、砂磨等製程,會產生大量的粉塵。這些粉塵中可能包含金屬碎屑、含鉛油漆微粒,甚至是結晶型二氧化矽(矽砂)等已知的致癌物質,一旦吸入體內,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。
2. 手臂振動症候群 (Hand-Arm Vibration Syndrome, HAVS)
長時間或頻繁使用手持式砂輪機、氣動扳手等高振動工具的作業人員,是手臂振動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。此症候群可能導致永久性的神經損傷、血管病變,以及手部、腕部和臂部關節的傷害。常見症狀包含手部麻木刺痛、握力下降、靈活度變差,甚至手指發白(白指症)。
3. 物理性傷害 (Physical Injury)
砂輪機的高速旋轉是潛在的危險來源,若未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,後果不堪設想。研磨時產生的火花可能造成燒燙傷或眼睛傷害;身體任何部位意外接觸到旋轉中的砂輪,則可能導致割傷、擦傷甚至更嚴重的傷害。此外,使用有裂痕或損壞的砂輪片,可能導致砂輪在高速運轉下發生災難性的破裂,造成致命危險。
-
風險管理策略:
-
汰換考量: 傳統上常用來除漆或除鏽的鋼絲輪 (Wire Wheel),其金屬絲在使用過程中可能脫落飛濺,造成刺傷。改用不織布輪 (Non-woven Wheel) 、小旋風 等新型態的除漆鏽產品,不僅能大幅降低振動,更能完全根除鋼絲飛濺的風險。
-
安全檢查: 務必遵循可靠製造商的規格與指南,確保為您的任務和材料選擇了正確的研磨產品。使用前,請務必徹底檢查研磨產品的完整性,絕不使用任何有損傷跡象的產品。
4. 噪音 (Noise)
研磨作業,特別是重切銷等應用,會產生巨大的噪音。即使是低至85分貝的噪音,長時間暴露也可能導致聽力受損,甚至永久性失聰。
個人防護裝備 (PPE) 與控制層級
要有效管理研磨作業的眾多危害,我們必須遵循安全管理中的「危害控制層級 (Hierarchy of Controls)」原則。這個廣為人知的安全策略,將防護措施從最有效到最基本進行排序:
-
消除 (Elimination): 完全根除危害源。
-
替代 (Substitution): 使用危害性較低的工具或材料。
-
工程控制 (Engineering Controls): 從硬體設備上隔離人員與危害。
-
行政管理 (Administrative Controls): 改變工作流程或SOP。
-
個人防護裝備 (PPE): 保護人員的最後一道防線。
在窮盡所有努力降低危害後,PPE 是保護我們工作夥伴的最後,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道防線。針對研磨作業,常見的PPE包括:
傑群堅信,安全是所有作業的最高準則。所有需要使用PPE的同仁,都應接受完整的教育訓練,充分了解研磨作業的潛在長期危害,並認知到正確穿戴PPE對自身安全的重要性。